欠钱五六年不还,只有微信聊天记录,可以起诉他吗?
欠钱五六年不还,只有微信聊天记录,可以起诉他。
可以起诉到法院要求返还钱款。需要提供存在借款关系的证据。有聊天记录和转账记录可以起诉。只要聊天记录可以证明双方存在借贷的事实,转账记录可以证明双方确实存在转账记录,可以诉至法院。
起诉流程如下:
1、写好起诉书;
2、携带证据和起诉书到法院立案并交诉讼费;
3、法院审查确定受理后就会开庭审理;
4、法院判决;
5、执行判决,民事案件审理时间 简易程序3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为了实现债权,最好搜集以下证据:
1、欠条用于讨债的最有力的证据莫过于欠条,它出自借钱一方之手,有对方的签字,作为书证,极具效力;
2、人证,案件审理中,对方可以对己方证据进行质证,为了保证证据的充分性以及万无一失,找到人证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借钱时有其他人在场见证,那么可以找到这些人对债权进行证明;
3、对方财产证据,诉讼的最终目的是拿到借出去的钱,但不少人为了逃避债务,就会将自己的财产转移他处。债权人可以撤销的债务人的行为,放弃到期债权的行为,无偿转让财产的行为,三是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的行为。为了避免拿不回财产的情况,就要搜集对方转移财产的证据以行使撤销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三条 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借款用途使用借款的,贷款人可以停止发放借款、提前收回借款或者解除合同。
第六百七十四条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支付利息。对支付利息的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借款期间不满一年的,应当在返还借款时一并支付;借款期间一年以上的,应当在每届满一年时支付,剩余期间不满一年的,应当在返还借款时一并支付。
第六百七十五条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
在诉讼中法院认可的微信聊天记录提交方式是什么?有什么细节要注意的
可以作为证据提交,但必须要能够证明微信使用人就是当事人双方(你和借钱者)。 微信举证属于诉讼证据中的书证,即以文字、数字或者图形为主要形式,记录有关案件事实内容或者信息的文件。 微信使用人身份的确认,主要有四个途径:(1)对方当事人自认。(2)微信头像或微信相册照片的辨认。(3)网络实名、电子数据发出人认证材料或机主的身份认证。(3)第三方机构即软件供应商腾讯公司的协助调查。
怎么导出微信聊天记录作为证据?
直接把手机上的聊天记录保存上传到云盘,这样聊天记录就丢不了了,既然是作为证据,最好还是直接把手机交给警察或者法庭最好,也可以通过截屏然后发给警方或者法庭,或者拷贝后用移动硬盘转交。
法律咨询,劳动仲裁中,微信聊天记录怎么才能作为有效证据,对方已经把我删除?
您好,您可以将您的微信聊天记录打印出来,作为证据提交法院,然后再诉讼过程中将手机上的聊天记录当庭展示给法官、对方看。至于您提到的,如果仅仅只是微信转工资的话,很难直接证明您和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合同关系的,毕竟对方转钱给到您,对方也是个人的身份。建议进一步举证您在这家单位上班,接受单位管理的相关证据,如果有工作场景的照片、工作服、胸卡等,也是可以作为证据的。
微信聊天记录具不具有法律效应?
这是一个法律常识问题,任何网络终端上产生的个人内容(包括视像、图文、声音等)要具备法律效力,必须同时具备更多条件才能如白纸黑字以及画手押、盖章等传统法律认可的证据的效力。
如果网络终端产生的内容要关联到“当事人”这个主体,则更难。在法庭上,网络终端个人的信息内容,更多时候只能成为一种对法官的心理说服的辅助证据,与官方网站或终端平台对公众发布的内容取证有本质区别。
1.个人网络终端用具(如手机、电脑)上的信息内容(如聊天记录),如何确定是用具的持有人、软件的注册者发布的?
如果曾被人调用前置摄像头同时取证人像发布内容的,在当事人不知情、非自愿的情况下,先侵犯隐私权益再取的证已经存在问题,要么证据无效,要么取证者同时需要承担被反告侵犯隐私、盗取个人信息等罪,牵涉到国家重要岗位的人、科研专利人员、演艺明星、商业机密泄露等,还会衍生出更严峻的赔偿追讨赔款问题。
所以,不能证明谁在发布的信息,就难以对应主体追究责任,或先违法取的证都不能列作呈堂证供,先违法再获得的取证都是不受法律认可的证据。
另外,如衍生出诈骗等网络犯罪问题,通常也只能追究认罪责任人,至于是谁发布的信息内容或者聊天记录,始终无法关联到用具持有人及软件注册人,没必然关系。
例子1:老母亲不懂的情况下,注册了某信,之后完全忘记了这回事。女儿用母亲注册的软件交友并聊天,那么聊天内容如何关联到法律证据问题?连谁在聊的天都无法确定,更难作为呈堂证供。
例子2: 黄某因为得罪了上级领导陈某,陈某在其网络终端用具上装了疫苗,以监控黄某的一举一动伺机报复。最终陈某通过疫苗在黄某的手机监控到黄某召妓与收受利益等违法违规问题,其后匿名举报给上级部门。
事件中,黄某与陈某都被捕,黄某违法犯罪属实,被双开及监禁10年。陈某因被查到使用违法手段取证,而且目的是报复等恶意行为,也被从严处理。
其后,黄某再以盗窃罪、经济损失、隐私侵犯罪、名誉受损、机构机密泄漏等罪名,将陈某告上了法庭。经裁定,陈女士的违法取证属实,除了赔偿黄主任的经济损失外,也被刑事拘留,5-15年的监禁也在等着她。
例子3:某在校大学生在微信上被盗聊天记录,当中涉及作风问题,后被传播遭到网络暴力。事件发生后,大学生的母亲出来承认了是自己一时贪玩发的内容,内容被法院宣判与软件注册人无关,大学生名誉得以恢复,同时立案追查盗取聊天记录的人,最终查到是该大学生的一位追求者行为,因为情况恶劣,该名追求者被判刑,而大学生毫发无损。
也就是说,不管网络终端用具上发布了什么内容或聊天记录,法律上是没有办法与人有必然联系的,要合法取证与人的关联性的难度也非常非常大。
微信聊天记录如何做证据
微信并非实名制,在使用主体身份的认定上,举证一方需证明当时聊天的一方就是对方当事人;另外,聊天记录可增可减,必须出具手机原件,而且保证当事人在聊天过程中没有删除部分聊天内容,只有保证聊天内容的完整性才有可能认定聊天的真实意图。
这在现实生活中操作起来有难度。法院很难通过单一的聊天记录来断案,而是会要求受害方提供公证书等权威部门出具的鉴定材料。为此,可以请公证人员对网上的聊天纪录进行保全公证,当然,首先你应该拿出证据证明你在和谁聊天。
微信使用人的身份确认问题,目前的司法实践主要有四个途径:
1)对方当事人自认;
2)微信头像或微信相册照片的辨认;
3)网络实名、电子数据发出人认证材料或机主的身份认证;
4)第三方机构,即软件供应商腾讯公司的协助调查。
评论列表
黑客技术 发布于 2022-05-31 16:25:57
黑客技术 发布于 2022-05-31 10:46:49
黑客技术 发布于 2022-05-31 18:10:35
黑客技术 发布于 2022-05-31 13:48:51